媒體報導
-
紫外線不只傷皮膚也傷眼 恐加速白內障病變
現代人過度依賴手機、電腦等3C產品,導致眼睛的健康嚴重受到威脅,加上臭氧層被破壞,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增強,水晶體也容易提早退化,以致白內障提早發病,生活品質因此而大打折扣。資深眼科醫師陳逸川進一步說明,若將水晶體視為有彈性且可調節焦距的物體,40歲後其靈活度會降低,出現約33公分近距離閱讀不清的現象,必須配戴老花眼鏡才能看清,而隨著年紀增長,水晶體霧化、彈性疲乏,白內障上身、老花度數更加重。
-
低頭族惡視力成隱憂 角膜塑型控制近視不飆升
現代人與智慧型手機關係密切,隨處可見人手一機的低頭族,就連孩童也提早接觸3C產品,體驗科技的魅力,但卻也導致用眼過度、近視加深的後果,甚至不時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對立。如何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性而不被控制,又能確保孩童近視度數不飆升,已成為現代父母面臨的重要課題。
-
拯救白內障 全焦段人工水晶體視力零落差
白內障絕非老年人專利!隨著大眾長時間使用3C產品、睡前關燈持續滑手機、追劇,長時間接觸3C光源導致白內障提早來報到。若本身又有近視、老化、散光等症狀,則勢必引起極大不便,因此,透過更換人工水晶體來揮別混濁水晶體,已成為不少患者恢復視力的治療選擇。
-
近視雷射相對安全 術前應謹慎評估
雷射屈光手術已經問世近三十年左右了,但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出現雷射近視手術不安全的傳聞。雖然手術本身的確是不可能百分之百沒有風險的,但相較於其他手術來說,近視雷射還是屬於最安全的手術之一。
-
研究顯示:角膜塑型 減緩近視加深速度
台灣學童近視成長比例驚人!依據國民健康局一項5年長期追蹤調查結果顯示,自75年至99年間,國小1年級近視盛行率由3%成長至21.5%,3至11歲兒童經醫師告知有近視情況的比例為32.7%,其中3至6歲學齡前兒童為10.0%,而7至11歲學童更高達47.8%。學童近視比率高居不下的原因,除了遺傳,主要還是跟生活環境與用眼習慣有關。
-
角膜塑型-擺脫眼鏡 還你白天好視力
近視族不必接受近視雷射,就能擺脫煩人眼鏡!大熱天,常讓人汗如雨下,近視的民眾常得拿下厚重的眼鏡,頻頻拭汗,相當不便。雖然目前已有先進的雷射屈光手術,能夠安全又快速的解決近視問題,但不少人只要一想到要躺在冰冷的手術檯上,讓雷射及手術器械掃過自己的靈魂之窗,就嚇得裹足不前。
-
國小學童近六成近視 角膜塑型防止視力惡化
台灣一直是近視王國,根據統計,國小六年級學生罹患近視比例已經超過六成,雖然家長們對於近視防治已具備有點散瞳劑控制的觀念,但是對於愛在戶外玩的孩子來說,必須負擔視力模糊的風險。醫師建議,如果非得在戶外活動,可以考慮以角膜塑型片矯正,以降低使用散瞳劑的風險。
-
角膜塑型術 有效控制近視不飆升
國內學童近視情況越來越嚴重,台灣可說是「近視王國」,據統計,小一學童近視比例近3成,國一比例甚至達7成左右,成為學校與家長都必須正視面對的問題。一般來說,過去近視控制主要以點散瞳劑為主,利用最直接的方式來減輕近視增加的速度,但是散瞳劑有其缺點,像是瞳孔放大會導致接觸較多紫外線,長時間點散瞳劑也會讓眼球肌肉調節力變得比較差,同時要注意有青光眼體質的小朋友,點了散瞳劑之後反而眼壓會偏高,所以讓近視學童點散瞳劑,還是建議要定時檢查眼壓。
-
無刀飛秒雷射 保障近視雷射手術更安全
雷射視力矯正手術有將近二十年的歷史,造福眾多不想在鼻梁上壓著厚重鏡框的眼鏡族,目前雷射近視手術以準分子雷射屈光手術(LASIK)為主流,眼科醫師的手術程序是先點麻醉藥,接著在角膜上製作一個角膜辦,掀開角膜瓣以後,利用準分子雷射移除部分角膜組織,藉此消除度數,最後將角膜復位,十五分鐘以後角膜瓣就會形成初步癒合。








